首页 > 咨询 > 正文

全球实时:“互联网不得首诊”需执行到位

2023-05-17 10:18:30来源:健康报  


【资料图】

□ 唐传艳(医生)

  据微信公众号“上海松江”近日消息,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组成依法治疗小队,诉某互联网诊疗平台违规首诊。该案以和解方式结案,队员们的诉求得到实现。杭州、银川等多地卫生健康委责令该平台整改。该案也因此获得第八届“小城杯”公益之星创意诉讼大赛三等奖。这起诉讼不仅维护了涉事学生的正当权益,其更大的意义在于,让互联网诊疗相关法规得到执行,有利于互联网诊疗的有序、合规。这样的诉讼多了,就能为互联网诊疗清污除垢,促进其健康发展。

  这起诉讼的起因是,前年4月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小孙在涉事App上首次问诊,坐诊医生依据图文信息给出“过敏性皮炎”的诊断。随后,相关互联网医院出具包含依巴斯汀片、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的处方。小孙支付了问诊费及药物费。此后,因用药后病情不见好转,小孙在线下医院就诊,诊断为“慢性荨麻疹”。小孙的同学们了解情况后,认为该平台违反了《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16条“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”的规定,于是组成团队,起诉该平台。

  虽然线上首诊被明确禁止,但是该涉事平台存在的问题是不少互联网诊疗服务平台的通病。在一些服务平台上,只要患者勾选曾经在线下确诊过某疾病选项,即可在患者主诉范围内接诊;“首诊不得问诊,互联网诊疗仅适用常见病、慢性病复诊”的提示,也多隐藏在容易被用户忽视的协议条款中。这些互联网诊疗平台明知故犯,不仅违规,扰乱了互联网诊疗的正常秩序,还可能给患者健康带来风险。对于这样的行为,有关监管部门理应严肃处理,并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。

  更要看到,当前提供咨询和问诊的线上渠道有很多,一些健康咨询类平台,甚至微信群、直播间看病开方现象也不少。普通民众分不清互联网健康咨询和互联网诊疗的区别,对于以咨询之名行诊疗之实的越界行为难以识别,对于初诊和复诊概念的认识也较为模糊。这起诉讼对民众有很强的普法和引导作用,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相关法规,以及如何维权。

  从长远来看,解决互联网平台违规首诊的问题,在加强监管的同时,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,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,使民众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,也更好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

相关词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