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咨询 > 正文

请求学长学姐留瓶子,让每个困境少年都被温柔以待 |新京报快评_观热点

2025-11-27 07:49:19来源:新京报  

▲安徽淮南第五中学一高中生公开留言,请求学长学姐留下空瓶子。图/九派新闻

近日,一张“高中生在黑板留言收废瓶”的图片,引起网友关注。


【资料图】

据九派新闻报道,因想要帮妈妈挣医药费和帮爸爸还账,安徽淮南第五中学一高中生公开在学校黑板留言,请求学长学姐留下空瓶子,用收废瓶的方式帮家里解决问题。目前,该校每个班级都已为该生专门设立了存放废瓶的容器,或是盒子或是桶,方便其集中收集。该生会在放学时段前往各班级取走废瓶。

对一个高中生而言,在校园这样的场合公开袒露家庭所面临的窘境,并且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为家庭分忧,这并非易事。

青春期的少年大多敏感,自尊心极强,“好面子”是常态,也无可厚非。但这位少年却挣脱了这份禁锢,直面困境,仅这份不卑不亢与坦诚,就已经超越了不少同龄人。

这份坦诚比空瓶子更有重量。少年的坦诚背后是坚韧与担当,而这份直面困难的勇气,既令人心疼,也让人敬佩。

令人心疼的是,正是无忧无虑、专心学习的年纪,却不得不分担家庭负担;而让人敬佩的,则是少年面对困难时的不退缩,这意味着他在学生时代便树立起了责任意识,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担当,是无比珍贵的。

同样珍贵的,还有学校为此设立专门容器的做法。对少年的做法,学校没有苛责,也没有大张旗鼓地组织捐款,而是通过设立专门容器的做法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少年的尊严。

某种程度上,学校的做法在守护当事学生尊严的同时,其实也在具体的实践中向更多学生传递了“包容和善待他人”的理念。

对待身处困境的人,学校一方面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尽力给予帮助,另一方面则选择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,引导更多学生向善,这样的育人理念,显然是教育最温柔的底色。

于其他学生而言,这也是一堂高品质的德育课。毕竟,只有让学生学会包容他人困境,尊重他人尊严,方能让其在具体实践中成为更好的人。

当然,在对少年的做法感到欣慰之余,人们也期待,少年的处境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。如其遭遇符合相应的资助条件,必要的帮扶机制不妨及时运转起来,以尽早帮助这位学生摆脱困境,安心学习。

总而言之,一场由空瓶子引发的关注与讨论,不仅映照了一位少年的担当,也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智慧与温度。就让我们祝福这位少年,希望他能够早日摆脱困境,以更饱满的姿态轻装前行,拥抱更广阔的人生。

撰稿 / 苏士仪(媒体人)

编辑 / 何睿

校对 / 李立军

标签: 尊严 做法 学长 容器 淮南 瓶子 高中生

相关阅读

相关词

推荐阅读